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

摘要:对于初中教育而言,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这项课程可以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文化,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程度存在严重不足,将更多精力集中于语文成绩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这样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极大地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引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其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这项工作,从而使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在教学中,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加以重视。利用语文教学的内容,向学生展示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程,避免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一、重要作用

(一)抵制不良文化

目前,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渐加深,各类文化不断涌入国内,这些文化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厌恶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必要,这样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使学生更具备民族气节和精神,从而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提升文化素养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其传统文化无疑是非常优秀的,需要后人不断的传承和延续。通过语文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授给学生,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使其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二、采取的措施

(一)强化传统精神

传统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对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传统精神进行深层次挖掘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如果去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还要对这些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特质进行深入解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将传统精神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例如:在教授《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对文章意思进行讲解的同时,还要对作者的精神世界进行解读,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环境、时代,以及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对国家的忠诚,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以及其所体现出来的高贵品质。在对这篇文章所体现的传统精神进行深入解析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这种精神品质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加了解传统精神所蕴含的魅力,从而使其对传统文化和精神更有兴趣,进而使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二)课外延伸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仅仅依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目前,很多教师在讲课时,往往只是讲解课本内容,对于课本内容缺乏延伸,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很多疑惑,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使学生对文章中所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地了解。例如:《陋室铭》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身居陋室,却不慕权贵、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扩展,让学生了解刘禹锡的人物经历,以及生平事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这样的作品,这对于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唐代中后期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的黑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可以更加凸显出作者的高贵品质。

(三)课外阅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绝对不能局限于课本,如果教学内容只局限于课本就无法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就需要教师加大对学生阅读习惯的训练,让学生慢慢喜欢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文学作品。例如:《三顾茅庐》这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从而使学生更加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了解这篇文章所展现的内涵。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可以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让其对这篇文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丰富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更多,更加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学习不再枯燥,让学生能以一个愉悦的心态去学习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节日正在被学生们遗忘,很多学生对外国节日的关注超过了本国传统节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如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教师可以讲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历史以及意义,让学生更加了解这些节日。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在这些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使学生更了解本国的节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讲授一些与节日有关的文章,诗词,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文章和诗词有更加深刻地了解,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地了解。

四、结束语

现阶段,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围绕考试成绩开展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存在严重不足,教师应该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大这方面内容的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升,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避免外界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徐小丽.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55-156.

[2]尕藏吉.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初探[J].知识文库,2020(24):121-122.

[3]李全珍.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家长,2020(10):142+144.

[4]贾云凤.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体现[J].课外语文,2020(06):64+66.

 


2021-10-16 09: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