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快速的发展,时代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对于毕业生综合素养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单只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的知识,还要求其具有基本的实践能力。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主要是对我国文学发展知识点普及,对于培育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当前学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向社会输出具有人文情怀的高涵养综合性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到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的渴求,教育者必须立足在以能力为导向的视角下,深思自身应如何拓宽并深化创新思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与时俱进的实时内容,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优化课程教学展开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职业综合素养。对此,下文将分析以能力为导向展开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展开背景,明确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变革模式,搭建适合本阶段的教学课堂,旨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进行提供方向。
关键词:能力导向;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为使学生在当前职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学校顺应当前的市场发展导向,开始提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生不再是死记硬背的书生,而是要求具有高素质、高能力以及有较强的职业适应与实践能力的全能型人才。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中国现代史艺术的体现,开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跟随教材线索,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现代历史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汉语言专业的主导课程,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乎最终的教学成果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应该紧随市场发展导向,将提高学生的应用与创新素质放在首位,同时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从学生的能力导向角度出发,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改革,旨在构建一种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秉承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深化教育课程改革,真正发挥此门学科对提升学生基本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价值。传统的文学类学科以记忆为主,因此,大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工作。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教材的框架结构将中国的现代的文学发展划分为3个十年,从文学思想潮流、流派具体到代表人物的介绍与作品,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文学类课程文学性的特征。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短时间掌握此本教材的大纲轮廓,甚至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终的期末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转变,任课老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已经逐渐转化为一种内在的需求。近年来,学校正在努力尝试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改革,旨在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渴求量加大的需求,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基于:
1.学术视野的开阔
《中国现代文学史》推进了中国文化的延申,它从课堂讲台到学术交流界,被上升至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作为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出现,为教师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
2.学生系统性学习观念的缺失
学生知识点掌握不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展开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在学生短暂的记忆学习中,缺乏完备的系统概念,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回忆阶段,一般会呈现迷茫的状态,学习碎片化知识点时缺乏关联性,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而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近些年来观念、特点、思想浪潮以及演变流程,具有前后有因果、层层联系的特点。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见识文学浪潮的关键,把握中国现代30年的文学发展规律,运用概念,解决其中存在的文学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文史结合学习观念不自觉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的概括,是我国智慧的结晶。对此,要求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感知同时代衍生出的文学作品,将文史结合,通过历史内容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中作家传达的内容与情感。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例,全文呈现出低沉的感情基调,这与当时作家所处的背景息息相关。从某种程度而言,文学作品是当时社会被背景的再现,是历史的传承,蕴含了丰富的时代要素,也涵盖了作家处于当时背景下的显示阐述与其对未来的憧憬。文学作品呈现出历史复杂性的特征,是对作家对当时时代的表述、判断以及未来向往,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能简单看作语言的堆积,应该赋予其新一层的身份:历史的衍生物,是作家对当时时代下的阐释,在了解过去的同时把握现在,并饱含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因此,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倘若并未按照文史结合的方式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将无法对其展开深入的解读。
3.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国家的建设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渴望。在当前国家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求量增加的背景下,文学课程应该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作出教学方法的革新,提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亦是如此。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学校基本呈现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一般考试前突击复习,按照教师勾画的重点内容完成最终的考试。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学习观念,认为课堂学习的内容并不存在什么实质性意义,文学作品的学习毕业后就用不到。此种错误观念的形成将会导致学生做事松散,在学校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缺少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上进心。此种错误观念形成的原因不单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课程教学模式的不完善、教学方式的落后等均是此问题的直接造成因素。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长时间被动地接受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的文化常识与文学知识,自己灵活掌握的应用能力较少。而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求表现在将所学理论学以致用。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是为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展开的关键探讨内容。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改革目标为贯彻落实国家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新时代培养一批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对于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将学生转化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改变文学教学格局的手段,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对此,学校应该将理论知识与科研相融合,吸收随时代发展更新出的先进教育思想,抓住文学发展的方向。学生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是从事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此,教学改革的展开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考虑到各地区间同学的文化差异,采用针对性的比较方法,开展实际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应该全程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以经典化教学为手段,在帮助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此外,还应寻找现代文学史与当代文学史间的关系,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三、在能力为导向的背景下构建现代文学史的教学思路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下,理论知识占据课堂的主体,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史课堂失去生机。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到学习内容中的机会,陈旧的教学方式等均在无形中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程偏离课标发展的方向。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对此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促使师生共同参与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尝试开展开放式的课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能力为导向,落实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改革工作。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展开教学改革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将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的方向转变,学校在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增大的背景下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审美能力、宽广人文情怀、严谨语言表达以及创新创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在现代文学史教材内容中凸显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是指教学生做人,即了解人与大自然界、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他人的关联。我国现代文学史选修课的设置以研读现代中国古典文化为基本,具有集科学知识、文艺和审美观以及文化精神继承为一身的教育优点,对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具体重要含义。每个人的性格、生活经历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因此其看待事物的思想均有所不同。文学作品本身便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的传达内容,可以将其看作一个信息源,通过读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激发,结合自身生活经济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再次,文学作品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在无形中熏陶学生的语感、意境感觉,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语言的描绘展开想象,深刻感知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对文章语言展开精细研读,通过沉浸式的感悟与想象,增加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对此,教师可以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按照提出问题-热点剖析-写论文的形式展开,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之后就某一热点问题,进行剖析。鼓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发表自身看法,锻炼其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后续求职以及工作当众发言提供机会。最后,学生读书的视野间存在差异,学术交流会的举办在于促进学生按进度交流与沟通,促进其思想的碰撞。通过不同学生间看法的交流,丰富其对文学作品的感知。
2.改革教学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的教学形式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打造适合的教育方式。受传教育理想的深远影响,我国现代文学史必修课一直要求课堂教学的系统化与科学合理,重视“史”的教学,对于教材创作的剖析不透彻。在此种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依然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教学内容呆板无趣。此种学习结果是学生只是知识点承载装置,并未将其化作学生内在的能力。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门类,固定、理性的思维对于艺术而言是思想创新的束缚。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在生命力,是作家情感的集合表达,应该赋予其个性化、不确定的标签。对此,教师应该将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目的是帮助学生以自身的学习风格与进度完成知识的学习,做自身的主导者。以文学内容为基本单位,淡化对史知识的传授,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并进行对文学的艺术欣赏。而阅读鉴赏的过程就是审美的创作过程,与文学创作是等值、反向发展的,因此它不但需要欣赏者具有文学知识的丰富储备和涵养,还需要教师重视欣赏者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身为文学老师,应当事先帮学生打开思路,选取学生感兴趣而不易掌握的作品,对学生展开轻微引导,便鼓励其自己查阅史实资料,展开文学作品内容的探索。对于作品的主动探索会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激励学生生命意识的同时使得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情感。以卞之琳的诗作《断章》为例,可以将其了解为一篇情诗,也可以将其了解为表现事情哲理的文学作品。老师应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曹禺的《雷雨》一文为例,老师不必烦琐介绍其写作背景以及历史文化地位和作用,而是针对其中可以打动学生的点进行询问,例如周冲在本文中的角色作用是什么?千人千言,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对于文章的内容的关注点不同等会导致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均要结合自身体验展开评论,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带有问题展开文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
3.改革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可以重点突出问题讨论的方法,要求教师言简意赅,紧扣教材重点知识,生动的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以问题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热情迸发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形式,以曹禺的《雷雨》为例,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教室为舞台进行话剧演出,通过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亲身的扮演帮助学生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感悟。其次,互动式教学方法也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讲到一个问题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勇敢提出自身的想法,最后由教师逐一展开评价。通过学生间看法的发表,丰富学生阅读理解的内容,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考方向。讨论式教学则是将学生分组,针对课前提出的问题展开探讨,最后由不同组的同学进行问题答案的阐述,最后交由教师点评。在此过程中,问题的讨论是一种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展开探讨的切入口,不具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的热情为游戏化课堂开展的目的。在当前网络资源兴起,知到、学习通等软件均具有很多包含教育价值的内容,具有教导的学习价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展开的过程中,讲到某一个作家的作品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插播一条与之相关的视频,以此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应该利用课外学习实践教育活动对教材的辅助和影响,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会、在学会中思考,求知天性的激发是教学目标所在,用问题激发热情,开拓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勇于表达自身想法,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设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综合全文来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学校应该紧随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抓住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讲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中心,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能力为导向落实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改革人才模式,能力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使其在未来可以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意义[J].文学教育(下),2022(06):88-90.
[2]肖云.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1):43-45.
[3]池周平.《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与通识教育实践[J].通识教育研究,2017(00):123-132.
[4]刘弟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的散文教学探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06):20-22.
[5]张仁竞.文学史类课程存在主义教学观探索——以“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10):84-87.
[6]李敏霞.“教、学、做”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的体现[J].语文学刊,2009(23):158-159+162.
[7]刘同般.《中国现代文学史》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1):105-106.
[8]史志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01):61-62.
[9]周云鹏.《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