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检测
摘要:由于市场环境价格波动,预算编制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实施和竣工阶段的项目造价控制不足,工程造价变更等因素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常常会超预算。为了减少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机率,需要做好材料预算管理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加强对造价预算人员培训保证人员素质,使用限额设计等方法提高造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重视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把握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审慎考虑项目变更,让造价管理契合国家政策、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和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预算控制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各种建筑工程方兴未艾。建筑工程往往规模大,投资量巨大,涉及众多参建单位,影响因素复杂,为了保证工程按质按量完工必须要做好有效的成本和财务管理工作。造价预算就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其是以货币形式来反映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的耗费总额,是控制投资成本的重要比照依据。由于市场和不可预见的人为因素影响,预先制定的造价预算不可能兼顾施工全流程,很可能与实际投入产生偏差,超预算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不对此加以仔细分析,很可能引起造价失控,工程投资效益大为降低。
一、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
(一)市场环境波动因素
建材和设备是工程成本投入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两项投入往往由市场价格决定。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在这一期间内建材和设备的价格很可能会随着外在因素变化浮动,自然会出现预算价格与实际成本的出入。由于宏观不可控的物价上涨,比如土地出让价格上涨,在限定范围内稍有出入是正常的,但超过标准范围就是人员失职。同时,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不能掌握详细的价格信息自然使得预算偏离市场基准。预算编制人员没有仔细分析把握市场价格趋势,对变化的预测和控制力不强,不能提前做出预案应对市场波动不利因素,规避不了价格风险使得预算严重超标。
(二)预算编制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专业素养
一些预算编制人员工作严谨性不够责任感不强,往往过度依靠自身过往经验来编制预算,对项目具体要求不加以仔细辨析,很可能脱离实际。还有部分预算人员专业素养有所欠缺专业知识存在漏洞,对相关法规、政策钻研不够,对设计、施工、采购、投标等流程熟悉度不够,不能及时监控把握各环节及时调整造价,资金浪费在所难免。这些预算人员缺乏大局观,一些关键的建筑工程项目未归入预算中,不注重细节,预算数据与实际工程造价脱节。而且在编制时未能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预算没有留有充分的余地,一旦出现不合理调整空间不足。
(三)实施和竣工阶段的项目造价控制不足
部分企业虽然编制了工程造价预算,但只把其看为静止的状态,在规划阶段编制一份预算指导,但在建设阶段和竣工阶段却忽视对造价预算的落实,没有发挥预算对成本应有的控制作用。在施工环节涉及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多种因素,光靠造价管理部门来监督资金的使用难度较大,如果没有其他施工部门的配合,控制往往浮于表面。部分施工人员不能全面把握现场情况,无法及时识别问题,自然难以向造价管理人员及时反馈相关变化,预算人员未能准确了解施工现场情况,资金监管缺位,为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
在竣工结算阶段如果送审资料不完整、真实性不高,也会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竣工阶段为了保证项目审核的严密详实性需要提交众多文件,诸如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项目合同、造价预算资料、签证资料、图纸会审记录以及工程竣工图、竣工结算书、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等,如果在施工中存在变更还需要设计变更通知书。这些文件资料一环扣一环需要有序衔接相互对照,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设闭环,但一些审核人员工作责任意识和能力均有所欠缺,图自己省事却降低审核质量和精确性,难免出现资金使用情况有所出入的问题。
(四)工程造价变更
造价预算是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的,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在施工中很可能会出现不可抗力不得不调整施工计划变更项目,主要包括设计变更、技术变更和标准变更。工程变更不仅源自外在客观条件因素变化,很多时候都是人为因素干扰。比如项目业主意愿变化,项目要求也随之变更必须要拿出新的施工计划。或者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设计就存在着不少缺陷,在实际施工中为了克服这些缺陷不得不进行项目变更。这些调整都会带来造价的改变,使得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变得频繁。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途径
(一)做好材料预算管理
不同市场行情下材料价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市场波动在所难免,因而必须要做好材料预算管理工作,最小化市场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预算编制人员首先需要深入调研市场情况,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资料,对材料、机械、设备等市场价格范围了然于胸。其次,要仔细分析建筑设计图纸,通过精密科学的计算对材料的用量、标准、价格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保证按需、按时、按量采购物资,既让材料的质量与实际工程建设需求相符,又将预算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大程度杜绝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足等问题现象的出现,减少由于外在因素变更引起的费用超支。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人员要深入工地实地调研,与施工部门紧密协调配合,及时掌握施工耗材情况,一旦发生变化能灵敏的反应进行调整。由于各物资厂家价格存在差异,造价管理人员要时时与各种厂家沟通,在多家比较中选取性价比最高的厂家,并与生产厂家签订供需合同,以标的合同规避市场价格浮动带来的风险。
(二)加强对造价预算人员培训
造价预算工作流程繁琐,需要预算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感。因此要组织针对造价预算人员的常态化培训。在培训中不断强化人员节约成本的意识,树立人员科学的岗位责任意识。同时要帮助预算编制人员进一步熟悉掌握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深入全面了解施工工艺、工程结构、投资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技术的同时兼顾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见识,避免由于能力不足造成人为失误产生超预算现象。培训需与实践紧密结合,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施工图纸信息分析能力,并且深入工程一线准确测量图纸,在设计符合实际的基础上精确预算人力、材料、设备、机械等物资需求量,避免出现严重的诸如缺少注释等遗漏问题。培训要让前辈带后辈,在经验丰富的前辈指导下,新人能较快上手,了解更多实践细节和注意点,减少后期操作过程中失误的产生概率。培训还要注意引入最新的内控或者技术知识,不断开阔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眼界与思维,更新自身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系,与时俱进扎实自己的专业技能。
培训还要贯彻相关辅助软件系统的学习,让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造价构成。比如学习BIM技术,该技术将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空间属性、静态以及动态信息集成到信息库中,使得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全寿命周期结束的全流程集合为精密的数据体系。运用BIM平台中的三维模型动态演示模拟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步骤进程,充分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才能分析费用来源,以可视化的场景再现提高决断的速率与精度。
(三)提高造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造价管理工作需要成立专业小组,拟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对市场和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综合考虑项目现场的地质、水文、构筑物、周围环境等情况,提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的建议书。科学地造价编制离不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而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要与设计人员积极配合,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好地满足项目需求,实现经济性与安全可靠性双重目标。对于一些隐蔽工程,要做好施工细节的设计处理。可以开展预算限额设计以有效控制造价,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合格的基础上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机分解,合理布局每一部分的投资限额,将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融为一体,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结合。在项目设计审查阶段,设计师想要把项目做大,而财务部门从成本考虑希望精简项目,这需要造价管理人员和专业的图纸审查机构对设计进行全面的梳理分析,既保证项目没有盲目扩张,又要保障项目设计不粗糙能满足业主的需求。只有有效调和矛盾才能让项目设计合理,减少后续出现变更的可能性,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稳定性,不存在过多潜在不确定因素对预算造成干扰。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多采用招投标方式,要保证招投标管理的公平竞争。开标、评标、定标工作要严格按照程序,遵循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防范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评标过程和结果的非法干预。招标前要对施工单位资质有详细的了解,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真实的资料,防止中标施工单位私自将工程转包给不具有正规施工资质的单位,让不合格的施工单位进场会给工程带来众多风险因素,超预算现象频发。在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要挖掘、收集、积累各种相关信息资料,并加以筛选、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数据,在有效的数据中甄别会对项目造成加大影响的因素,并通过精算预测评估影响程度系数有多少。反复推敲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摸透费用特性与归集方法,才能方便日后的造价控制。
(四)重视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施工阶段对造价进行控制不仅要体现在合同管理、分项工程结算上,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在施工一线落实对人工、材料、机械用量与费用支出的控制,以最小化人为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保障材料、资金和人力的稳定供应。
要减少浪费不能仅靠造价管理和财务人员,而要靠全体建设参加者的共同努力。只有提高全员经济意识,团结除财务部门和项目部外更广阔的部门,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建材费用支出往往在投资总成本中占比达到60—70%,造价编制人员要综合考量设备和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挑选最适合的物资,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除了对物资实行有效的管理,还要对人力资源加强配置,避免人工作业不规范或不服从调配影响项目的质量与进度。同时,注意各工序间有效衔接,避免某个施工环节沟通不畅出现人员、机械设备闲置现象。
(五)把握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造价控制追求全过程,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只有最后一步落实到位才会形成完整的造价管理闭环,否则这一环节管理缺位会功亏一篑,破坏整体工作的有效性。要注意竣工结算资料的完整真实性,将工程竣工图作为重要的结算依据,细化对施工环节中各种签证材料的审核,关注是否存在设计变更通知。工程结算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要以严格的标准防止施工单位钻空子虚报费用虚增支出。同时要加强各参建单位的沟通协调,防止互相扯皮和推诿现象。造价审核人员要密切关注预算外的费用,仔细研判费用是否为合理支出。对未按图纸标准要求完成的工程量或不按规定操作的施工签证核减费用,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防止人为磨洋工造成资源浪费。对风险费中包含的费用,或者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核减费用,减少额外不必要支出,督促施工人员注意防范规避风险。
(六)审慎考虑项目变更
造价管理人员要对预算执行严格把关,谨慎对待项目变更问题,保证投资限额不轻易被突破。如非必要不轻易调整,避免人为胡乱干预带来的超预算行为。要健全相关机制把预算的各项要求固定下来,不给行政过多干预留空间。一旦出现了项目变更,需要多方联系讨论协商,包括设计者、预算编制者、预算审核者、预算执行者等共同论证会审,坚决杜绝不合理不必要的改变,坚持正确的意见,保证工程能按原计划进度顺利实施。在增建变更项目中尤其要做好签证管理,严把重点环节签证关,防止施工人员为了利益放弃原则违规随意签证。要在各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精干的签证组,审核工程进度、质量。要落实施工日记制度,督促增建施工人员按时按规范填写进度表,并且要有签证人员签字,拍照存档以备日后审查,签证人员要有充分的岗位责任意识,履行好签字的职责。
总之,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超预算成为屡见不鲜的问题,该问题的成因是多维交织的,包括市场环境波动因素,预算编制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实施和竣工阶段的项目造价控制不足,工程造价变更等,为了对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做好材料预算管理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加强对造价预算人员培训保证人员素质,使用限额设计等方法提高造价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重视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把握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审慎考虑项目变更。